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诗的意思(2)
点击: 时间:2024-03-22 作者:生活瓶 来源:生活瓶
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,感情深沉,而又含蓄凝练,言简意赅,充分体现了“沉郁顿挫”的艺术风格。且这首诗结构紧凑,围绕“望”字展开,前四句借景抒情,情景结合。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,由远及近,感情由弱到强,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。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,到眼观春花而泪流,耳闻鸟鸣而怨恨;再写战事持续很久,以致家里音信全无,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,环环相生、层层递进,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、深思的境界。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,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、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,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。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、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。
《春望》相关习题:
1、结合全诗内容,体会诗题中的“望”字包含哪两层意思?
答:一方面是看到了“国破山河在”的惨景,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。
2、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,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?
答:融情于景,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。国家山河依旧,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、乱草丛生,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,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。
3、赏析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
答:这两句以物拟人,将花鸟人格化,有感于国家的分裂、国事的艰难,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。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,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,用拟人的手法,表达出亡国之悲,离别之悲。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。
4、赏析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”
答:“连三月”见出战祸之长;“抵万金”写出了家书的珍贵,写出了消息隔绝、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,表达了战乱中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。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,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,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5、请展开想像,描述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所展现的画面,并揭示诗句的含义。
答:面对沦陷的山河,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。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,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。含义: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。
《春望》的作者介绍:
杜甫(公元712—770),字子美,生于河南巩县,祖籍京兆杜陵(西安东南)。杜陵乃汉宣帝的陵墓,许皇后陪葬陵南,墓冢略小,故又称少陵,周围的一大片地方就叫做少陵原。杜陵杜氏,世代官宦。西汉名臣杜周、西晋名将杜预,都是杜甫称颂不已的远祖。后来,杜预有一位孙子迁移到襄阳,在那里繁衍生息。杜甫的曾祖杜依艺便属这一支脉。后离开襄阳,到河南巩县任县令,并在那里定居。唐睿宗太极元年(公元712年),杜甫在那里出生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公元746年),三十五岁的杜甫到长安。首都长安,杜甫从幼年时代起,便无限向往之。他怀着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纯”的政治抱负,希望追随他的祖父杜审言的足迹,为国家、为社稷一展宏图。但是,残酷的现实把诗人的理想击得粉碎。特别是经过安史之乱,他目睹了唐帝国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,亲历了无数的屈辱,他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转变,热爱国家,同情人民,呼唤正义,成为杜甫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基调。从而,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奠定了基础。
分享:
上一篇:农夫三拳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沙暖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诗